高校教育工作者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,深刻认识文化建设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中的基础性、支撑性作用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致力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。通过组织文化活动、开设特色文化课程等途径,有效满足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。不断加强以育人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,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景观,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。以内涵建设为抓手,深化以文化人、以文育人,从精神文化、物质文化、制度文化、行为文化和学术文化等方面协同发力,赓续历史文脉,谱写当代华章,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。坚持以人为本,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,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红色场馆、举办民族文化艺术活动等,创新思政教育模式,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。同时,更好发挥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,运用阳明心学中的精髓帮助青少年树立积极心态、锻造强大内心,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故事,挖掘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中维护国家统一、促进民族融合的重大价值,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提升师生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(作者单位:贵州中医药大学。节选自《贵州日报》2025年7月2日6版【深入学习《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》】栏目《推进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》。)
策划制作 张莹
编辑 徐吉欧 王瑶 秦文竞
二审 杨春凌 韦一茜 王塬钧
三审 陈翔